
所謂血尿就是紅血球出現於尿液中之情形,正常尿液中並無紅血球。可能呈現肉眼可見的紅色、粉紅色,甚至茶色,或僅在顯微鏡檢查下發現紅血球。
這種現象並非單一疾病,而是一種警訊,可能反映泌尿系統或其他身體狀況的異常。因此,當發現血尿時,應及時就醫檢查,以確保健康。
✎ 血尿的成因多種多樣,其中最常見的包括泌尿道感染、腎結石、膀胱或腎臟腫瘤、前列腺疾病、劇烈運動等。泌尿道感染時,細菌可能引發膀胱或尿道發炎,導致排尿時疼痛、頻尿以及尿液混濁,甚至帶有血絲。
腎結石則可能因為結石刮傷泌尿道內壁,使尿液中混入血液,並伴隨劇烈腰痛。膀胱或腎臟腫瘤的患者,有時血尿是唯一的早期症狀,通常沒有明顯疼痛,因此特別需要注意。
✎ 除了泌尿系統疾病外,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血尿。例如,腎小球腎炎會影響腎臟的過濾功能,使紅血球滲入尿液中。
此外,凝血異常疾病或長期服用抗凝血劑的人,也較容易出現血尿。甚至有時激烈運動,如長跑後,也可能造成短暫性的血尿,通常在休息後會自行恢復。
✎ 面對血尿的狀況,醫師通常會安排一系列檢查,包括尿液分析、尿液培養、超音波、X光或膀胱鏡等,以確定病因。
如果是細菌感染,可透過抗生素治療;若是結石,則可能需要藥物、震波碎石或手術治療;而腫瘤則需進一步的醫療介入,如手術或放射治療。
★ 預防血尿的方法,主要是保持良好的泌尿系統健康。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防止結石形成,避免長時間憋尿能降低感染風險。
此外,健康飲食與適量運動可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,減少腎臟疾病的發生風險。對於高風險族群,如有腎臟病或泌尿道疾病家族史的人,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以早期發現潛在問題。
☑ 若發現血尿,尤其是持續發生,或伴隨劇烈疼痛、排尿困難、發燒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雖然血尿不一定代表嚴重疾病,但忽視不管可能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。
透過及時的診斷與適當治療,可以確保泌尿系統的健康,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。
從下列觀察尿液顏色判斷健康情形:
① 乾淨、呈透明:表示身體補充大量水分,但請記得不要喝太多水,否則會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。
② 淡黃色:代表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。
③ 深黃色:代表身體有些微缺乏水分,請記得補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。
④ 琥珀或蜂蜜色:身體水分不足,需要喝水以避免脫水。
⑤ 橘色:有些食物如紅蘿蔔,以及維生素C會讓尿液呈橘色,同時也代表身體有脫水現象;另外,也可能表示肝或膽管有問題。
⑥ 粉色或紅色:部分食物(黑莓、甜菜等)與藥物,都可能讓尿液呈粉色或紅色;須留意可能為血尿,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、攝護腺肥大、腫瘤、腎結石等。
血尿顏色的變化反映了不同的病理情況。如果您出現血尿,尤其是持續或伴隨其他症狀(如劇烈疼痛、發燒、排尿困難等),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,進一步確認病因,以避免風險。
※實際狀況因人而異,請諮詢專科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