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LTH EDUCATION 衛教須知

守護您的泌尿健康,堅持隱私與專業,陪伴各年齡層,提供安心細緻照護。

2025.04.21

泌尿健康 - 尿失禁

尿失禁

尿失禁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,指的是無法自主管理尿液排放的情況,可能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。

 

根據流行病學研究,尿失禁在不同年齡層皆可能發生,尤其是女性、中老年人及某些疾病患者較為常見

尿失禁通常分為以下五種:

1.應力性尿失禁:指在咳嗽、打噴嚏、提重物、運動等用力或受刺激的情況下,無法控制而漏尿。常見原因是骨盆底肌退化,通常是產後或年紀增加等狀況所導致。

 

2.急迫性尿失禁:指在有強烈尿意時,無法控制而漏尿。可能原因包括大腦、神經系統無法有效控制排尿;另外也可能是因膀胱過動症、發炎、腫瘤,或者膀胱容量變小等狀況。

 

除了以上狀況,過度攝取咖啡因、酒精也有可能導致急迫性尿失禁。

 

3.滿溢性尿失禁:指因為膀胱出口阻塞造成正常排尿困難,導致膀胱飽脹而漏尿。常見於攝護腺腫大導致的尿道阻塞,導致飽脹、滿溢。

 

4.功能性尿失禁:指因為身心功能的退化、缺失,而不能自主控制排尿。
5.混合尿失禁同時具備壓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特徵。

女性常見的尿失禁問題常來自年紀增加,或懷孕、生產時骨盆底肌肉受到壓力或損傷,這樣的情況使得應力性尿失禁更常見於女性,加上女性的尿道較男性短,也較易感染,所以也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暫時性的尿失禁

 

男性相較女性,沒有產後骨盆底肌受損的問題,發生尿失禁的比例也較低,男性常見的尿失禁,多是攝護腺腫大所引起

統整影響尿失禁的因素包括:

1.體重過重,致壓迫到膀胱,容易有應力性尿失禁的情況。

2.年紀增長,身體機能退化,難以控制排尿。

3.糖尿病、神經系統疾病,都有可能引起尿失禁。

4.生活習慣上,包括抽菸及咖啡因、酒精攝取過度,都有可能引發尿失禁。

5.慢性疾病或者骨盆相關手術過後

最後,尿失禁雖然常見,但並非無法改善。透過調整生活習慣(如控制體重、避免過量攝取咖啡因與酒精)進行骨盆底肌訓練(如凱格爾運動),以及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評估與治療。

 

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減少症狀,改善生活品質。若您有相關困擾,建議儘早諮詢專業醫師,以獲得適合的診療方式。

 

※實際狀況因人而異,請諮詢專科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