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,位於膀胱下方,包圍著尿道,主要功能是分泌攝護腺液,維持精液品質。
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,許多男性會面臨攝護腺相關的健康問題,最常見的包括攝護腺肥大(BPH)與攝護腺炎,甚至有些人可能擔心攝護腺癌的風險。
了解這些疾病的症狀、預防與治療方式,對維護男性健康至關重要。
一、攝護腺肥大(BPH)
1. 什麼是攝護腺肥大?
攝護腺肥大,又稱良性攝護腺增生(BPH),是50歲以上男性常見的老化現象。
隨著攝護腺體積增大,會壓迫尿道,導致排尿困難,可以透過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標準來評估自身狀況。
2. 常見症狀
⭢尿流變細、排尿困難。
⭢頻尿,特別是夜尿增多。
⭢尿急,甚至有時來不及上廁所。
⭢排尿後仍有殘尿感。
3. 治療方式
藥物治療
✅ α-阻斷劑:放鬆攝護腺與膀胱頸的肌肉,改善尿流。
✅ 5α-還原酶抑制劑:縮小攝護腺體積,減輕壓迫。
微創與手術治療
① 水蒸氣消融術(Rezum):利用高溫水蒸氣破壞增生組織,使其萎縮,改善排尿。
② 攝護腺拉提術(UroLift):利用植入物將攝護腺組織拉開,減少對尿道的壓迫。
③ 經尿道刮除術(TURP):傳統手術,移除部分增生組織,改善尿路症狀。
④ 攝護腺雷射手術(TUEP):利用雷射汽化增生組織,改善尿路症狀
二、攝護腺炎
1. 什麼是攝護腺炎?
攝護腺炎是指攝護腺發炎,可能由細菌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,較常發生於年輕男性(20-50歲)。
2. 常見症狀
⭢排尿疼痛或灼熱感。
⭢骨盆、下腹或會陰部疼痛。
⭢頻尿、尿急,甚至血尿。
⭢部分患者會出現性功能障礙。
3. 治療方式
✅ 細菌性攝護腺炎:使用抗生素治療,通常需療程2-6週。
✅ 非細菌性攝護腺炎:可透過消炎止痛藥、熱敷、物理治療等改善症狀。
三、如何預防攝護腺疾病?
① 保持健康飲食:多攝取蔬果、番茄(含茄紅素)、魚油等抗發炎食物,減少紅肉與高脂食物攝取。
② 規律運動:多做有氧運動與骨盆底肌(凱格爾)運動,有助於改善尿控能力。
③ 多喝水但避免睡前大量飲水:幫助代謝,但避免夜尿過多影響睡眠。
④ 避免憋尿:長時間憋尿會增加膀胱與攝護腺的負擔。
⑤ 減少咖啡與酒精攝取:這些飲品可能刺激膀胱,導致尿頻與尿急。
⑥ 定期檢查攝護腺健康:5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(PSA)檢測與泌尿科檢查,有家族病史的病人可提早至45歲,以早期發現問題。
攝護腺問題是許多男性在中年後會面臨的健康課題,但透過良好生活習慣、定期檢查與適當治療,大多數人都能有效控制病情並改善生活品質。
如果有排尿異常或不適症狀,建議及早就醫,透過專業診斷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,維持健康的攝護腺功能。